星期四, 11月 07, 2013

金援不計--誰憐60弱勢兒...大家來幫忙...


A2274 金援不濟誰憐60弱勢兒
20100922日蘋果日報
8間教室5漏水 實踐禪心協會恐解散
幾次的滂沱大雨如水庫洩洪,位於公寓四樓的「實踐禪心協會」,8間教室有5間在漏水,桃園縣大南崁區的60多位的弱勢家庭孩子,依然在放學後來此用餐、寫功課,但目前被孩子們視為「第二個家」的「實踐禪心協會」,正面臨經費不足,擔心未能再照顧他們。報導攝影╱張嘉恬

協會理事長李彬華(站立者)說,協會除輔導功課、發掘孩子才藝,也指導孩子靜坐,練習收心。

幾次的滂沱大雨如水庫洩洪,位於公寓四樓的「實踐禪心協會」,8間教室有5間在漏水,桃園縣大南崁區的弱勢家庭孩子,依然在放學後來此用餐、寫功課,但目前被孩子們視為「第二個家」的「實踐禪心協會」,正面臨經費不足,擔心未能再照顧他們。報導攝影╱張嘉恬

林太太就讀小六的女兒在協會接受課輔3年來,「本來會講髒話,現在會關心父母,功課從20多名進步到前5名。在這裡能加強課業,生活教育也受益很多。協會理事長李彬華表示,協會於2006年立案,主要透過學校轉介,服務大南崁地區單親、低收及高風險的弱勢家庭孩子。他說,大南崁區內的蘆竹、龜山兩鄉鎮,是工廠集中工業區,協會服務的孩子9成來自陸配、新住民及原民家庭等勞動階級。

李彬華說,因協會內小學的孩子漸升國中,70坪 空間容納60名學生已超出飽和,「但因國庫缺錢,協會經費主要來源的地檢署緩起訴金將得繳交國庫,明年度無法再獲協助,協會屆時恐得解散,期盼企業能認養,讓品德教育繼續紮根。」

「這裡像自己的家」

孩子們專心聽課,但理事長李彬華(站立者)卻苦惱協會的經費著落。

「每個孩子每月只酌收場地費600元,對我們幫助很大,希望協會找到資源,繼續服務。」陳太太有2名小四及國二子女,她說:「這裡還重倫理教育,鼓勵高年級教導低年級,孩子從中獲得自信。」

光明國小老師陳秋芬表示,讀小六的小安與單親媽同住,媽媽常深夜沒回家,她也在外遊蕩,母女倆更遭媽媽同居人家暴,「有次媽媽的同居人帶著酒意衝到協會找小安,老師們立即通報社會局,協助申請保護令。」一旁小安也說:「我喜歡來這裡,因為像自己的家。」

桃檢肯定服務品質

固定每周五天供應協會免費麵包的烘焙坊徐老闆說:「他們沒名氣、沒資源,但用心服務,只要協會繼續運作,我的愛心麵包就不會停止。」

負責協會補助經費審查的桃園縣地檢署主任檢察官黃錦秋說:「協會服務品質值得肯定,首重品德教育,也注重親子互動,定期舉辦班親會、出遊活動,服務性全面,地檢署會持續與審計部溝通,希望能持續以緩起訴金協助。」
今年8月至明年1月的方案服務費,已獲地檢署緩起訴金80萬元、蘆竹鄉公所5萬元及蘋果基金會撥助5萬元,但每學期總經費約需140萬元,協會表示 ,還將向聯合勸募協會及永齡基金會申請協助。

根據李會長表示,
歡迎企業加入慈善認養的機會,
讓孩子們能順利安定求學發展的成果
實踐禪心協會電話:(03)3529917 / 3528857

基金會編號:A2274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